百花群芳谱花经好不好?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!
得,今天就来唠唠我捣鼓“百花群芳谱花经”这事儿。也不是真写什么经书谱录,就是我自己瞎琢磨,搞的一个观察记录的小实践。
起因挺简单的,就是前段时间感觉有点闷,天天对着电脑,想找点接地气的事儿干干。正好家附近有个小公园,加上小区里也种不少花花草草,我就想,干脆系统地看看这些花,认认脸熟,顺便记录一下,也算给自己找个乐子。
我的实践起步
我没啥计划。就是出门溜达的时候,看到哪朵花开,就用手机咔嚓拍下来。拍完,就觉得光有照片差点意思,这花叫啥时候开的?有啥特点?一堆问号。
于是我就开始加码。每次拍完照,回家就对着照片上网查,或者用那些识图软件认一下。认出来名字后,我就在一个专门的记事本应用里给它建个条目。
- 记录啥?就记下名字,比如“月季”或者“三色堇”。
- 拍在哪儿?大概位置,比如“小区门口左边花坛”或者“公园西角那棵树下”。
- 啥时候拍的?这个手机照片自带信息,我主要关注的是它的花期,比如“四月初开得正好”。
- 长啥样?简单描述几句,颜色,花瓣形状,叶子特征,就用大白话,我自己看得懂就行。
深入琢磨与分类
慢慢地,照片和笔记攒不少。看着这些花,我就想起以前看过的闲书,说古人给花儿排座次,搞什么“花经”、“群芳谱”,还分一品九品,跟当官似的,挺有意思。
我也学着瞎琢磨。比如看到牡丹,雍容华贵的,确实有点“花王”的意思,虽然咱小区里那几棵长得一般般,但气势在那。看到海棠,就想起“海棠春睡”的典故,觉得古人真会联想。还有那菊花,秋天开得特精神,查查发现它还有好多别名,什么“日精”、“延年”的,讲究真多。
我没那么专业,搞不来什么“品第”,就是凭自己喜在记录本里给它们打打标签,分分类。比如:
- 按颜色分:红的、黄的、紫的…简单粗暴。
- 按季节分:春天开的、夏天开的、秋天开的…这个比较实用。
- 按我的喜爱程度:随便加个星标,纯属个人偏
这个过程,乐趣主要在于发现和认识。有时候,一朵不起眼的小野花,查半天才搞明白叫那种感觉还挺有成就感的。也让我对周围的环境更熟悉,知道哪个角落、哪个季节会有什么惊喜。
实践到现在
我的那个电子记事本里,已经攒几十种花的记录。虽然比不上那些专业的《花经》啥的,但这是我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观察、记录下来的,感觉特别实在。
这个过程没啥高深的技术,也没啥复杂的理论,就是多看、多拍、多记、多想。从一开始单纯觉得好看,到现在能大概叫出名字,知道它们啥时候开花,甚至能跟朋友瞎侃几句相关的小故事,感觉自己也丰富不少。
说到底,这“百花群芳谱花经”的实践,对我来说,更像是一种调剂生活的方式。它让我放慢脚步,留意身边的美也算是给平淡的日子加点色彩。以后还会继续下去,没准哪天真能攒出一本属于我自己的、接地气的“小区百花谱”。